8月14日晚,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開幕。賽事將持續(xù)三天,由主體賽事和外圍賽事組成,包含26個項目。在競技賽中,機器人將挑戰(zhàn)人類傳統(tǒng)體育項目,包括跑步、跳高、跳遠、自由體操和3V3、5V5足球賽等。表演賽設置單機舞蹈、群體舞蹈、武術和靈機一動等項目,展現(xiàn)機器人的實時協(xié)同控制和群體協(xié)作能力。場景賽聚焦實際應用,如工廠物料搬運、醫(yī)院藥品分揀、酒店清潔服務等。外圍賽事則包括自由搏擊、投籃大賽等。人形機器人們正在“熱身”,準備前往更大的賽場。(新聞來源:新聞聯(lián)播)
運動會相當于機器人“從實驗室走向現(xiàn)實生活”的第一場公開考試。只有在賽場上經歷過層層錘煉、技術全面達標的機器人,才能真正進入家庭、醫(yī)療、工業(yè)、服務等多元社會場景,承擔起替代或輔助人類完成任務的重任。或許多年以后,2025年的北京機器人運動會會成為一個記錄機器人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要節(jié)點。
——《新京報》
當機器人從賽場走向生活,從實驗室走進萬家燈火,我們迎來的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,更是一次人類生活方式的溫柔進化——未來已來,你準備好和你的“智能搭子”攜手共舞了嗎?
——《重慶日報》
在“村超”“蘇超”之后,“機超”也火了。從現(xiàn)在機器人在“機超”中展示的水平看,暫時還看不到“小梅西”或者“小姆巴佩”的影子。但誰也不能否認,“機超”的舉辦激發(fā)了公眾對科技的興趣與熱情,為全球科技創(chuàng)新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,未來發(fā)明“梅西”機器人的科學家,或許今天正在關注著“機超”比賽。
——《環(huán)球時報》
近日,在巴西圣保羅舉行的第53屆國際青年烘焙師大賽中,浙江商業(yè)技師學院學生包佳千與隊友陳佳炫組成的中國代表隊斬獲冠軍。包佳千成為首位在這一賽事中奪冠的中國女選手。國際青年烘焙師大賽歷史悠久,參賽選手需要在6小時內完成5個類別共計140個產品的制作。包佳千與陳佳炫制作的大型藝術面包以三星堆面具為主體,融合了高鐵和衛(wèi)星等元素,最終拔得頭籌。
2004年,包佳千出生于浙江臺州。5年前,本想學舞蹈的她因中考失利未能考入理想的學校。在人生的岔路口,她選擇了烘焙與甜品專業(yè),并通過學校的層層選拔進入了烘焙集訓隊。手上的厚繭見證了她揉制面團上萬次的堅持。(新聞來源:《人民日報》)
這次在國際大賽中奪冠,包佳千很激動,她坦言:“沒想過自己會代表中國獲得金牌,原來烘焙也可以為國爭光。”陳佳炫表示:“工匠精神的內核,不在于一時的金牌榮耀,而在于對極致完美的永恒追求。”
——央視新聞
面對女兒從“舞臺”轉向“廚房”的選擇,父母給予的是無條件的信任與支持?!昂⒆幼约合矚g,我們尊重她,相信她能揉出自己的精彩人生?!边@份開明,成為她前行最溫暖的底氣。入學第一天,包佳千便暗下決心:舞蹈的舞臺雖暫別,烹飪的舞臺同樣能綻放光芒。
——黃巖發(fā)布
包佳千:職業(yè)教育給每個有不同選擇的人機會,這條路走不通,換一條路說不定適合,都是不同方面、不同發(fā)展。
——九派新聞
2019年,14歲少年金正林確診急性白血病,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,他的媽媽胡奇卉在平臺上發(fā)起籌款,共籌得善款近59萬元。2020年,金正林成功移植了造血干細胞,隨著他的病情好轉,胡奇卉將“還錢”提上了日程。2024年11月,胡奇卉將59萬元退還至退款平臺,并在社交平臺上發(fā)布視頻,感謝參與捐款的28689名愛心網友。
今年7月29日,胡奇卉在社交平臺上公布喜訊:金正林以647分的高考成績,被湖南一所“985”高校自動化專業(yè)錄取。金正林表示,如果將來學有所成,會力所能及地去幫助大病群體。(新聞來源:《中國青年報》)
《道德經》有言:“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?!碑斏婆c善的連鎖反應像接力一樣在我們身邊蔓延,一個社會的良知與溫度就有了最堅實的依托,由此惠及的是我們每個人。
——《新京報》
通常,捐款像潑出去的水,捐出去就結束了,但胡奇卉偏偏要把水“還”回去。這位母親堅持在每筆退款備注“感謝每一份善意”,簡單的文字,充滿了力量。她證明,受助者未必是弱者,反而可能是生活的強者。
——安徽時評
在2021年4月、6月,金正林的父母金俊峰、胡奇卉進行登記,雙雙成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。胡奇卉表示,“陌生人給我的孩子捐了干細胞,讓孩子順利移植。希望我們有一天也能為社會作點貢獻,為他人帶去一道曙光。”
——FM93交通之聲
8月4日,71歲的宋學禮老人帶著一束疑似野生稻植株和一封手寫的介紹信,走入了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的大廳。兩個月前,宋學禮在河邊發(fā)現(xiàn)了幾株特別的禾本植物,長得像水稻,卻格外耐旱,他猜想這或許是具有研究價值的野生旱稻。為此,他踏上赴京之路,只為將這株植物交給科研人員,盼著為國家的農業(yè)研究出一份力。研究旱稻及野生稻的工作人員初步判斷該植株并非野生稻,但其耐旱能力仍讓科研人員看到了潛力。目前,華中農業(yè)大學研究團隊已與宋學禮取得聯(lián)系,將對該植株開展進一步研究。(新聞來源:新華每日電訊)
黨員徽章,承載著近50年的初心;一束植株,寄托著平凡老人對科研的支持。宋學禮老人或許不懂專業(yè)的農科技術,但他用最樸素的行動證明,科研的進步,從來都離不開每一份默默的關注與付出。期待這份跨越千里的赤誠,能在科研的土壤里綻放出屬于它的價值!
——新華每日電訊
科研事業(yè)的進步,從來都離不開每一份默默的關注與付出,既需要專業(yè)力量的精耕細作,也需要民間力量的廣泛參與。在科研快速發(fā)展的今天,像宋學禮老人這樣來自民間的“科研觸角”顯得尤為珍貴,它們像毛細血管一樣延伸在廣闊田野,捕捉著專業(yè)視野之外的科學線索,為科研創(chuàng)新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民間智慧。
——光明網
這個夏天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票房破13億,打破了《大魚海棠》《功夫熊貓3》的紀錄,登頂中國影史二維動畫電影票房榜,進入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榜前十。小妖怪們的故事,在這個夏天擊中無數觀眾的心。兩年半前,國產動畫短片集《中國奇譚》火爆全網,廣受好評。首集《小妖怪的夏天》中在浪浪山辛苦“打工”的小豬妖一句“我想離開浪浪山!”曾讓無數網友共情落淚,在其“平行宇宙”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中,小豬妖終于走出了浪浪山,和蛤蟆精、黃鼠狼精、猩猩怪組團出發(fā),一路向西去“取經”,在這場西行中,它們雖然到最后都沒有名字,也沒有真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,但用一顆勇敢出發(fā)的心,去追求想要的生活。這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孤勇,正是為普通人寫就的故事。(新聞來源:央視網)
影片結尾,這個假冒的取經小隊成了村民心中的英雄,卻沒來得及說出各自的名字。這讓不少觀眾感到好奇,他們究竟叫什么?導演於水說,他曾想為小妖怪們取名字,但很快就放棄了這個念頭:“他們代表著蕓蕓眾生,這也與影片的英文片名Nobody相呼應,那就是‘無名之輩’?!?/span>
——央視網
電影主創(chuàng)人員說:“我們未必能達成目標,但在奔向目標的路上,希望每個人都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?!币粋€人真正的價值不在于圓滿的世俗成果,而在于你是否遵從了本心的選擇。希望每個人都能在“模仿他人”與“尋找自我”的碰撞中,找到屬于自己的英雄主義。浪浪山或許永遠存在,但翻越它的勇氣,本身就是生命的勛章。
——央視新聞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傳承了“中國動畫學派”的底蘊,深刻運用水墨風格讓動畫呈現(xiàn)獨特東方韻味。更將古建筑、雕塑、燈籠和壁畫等傳統(tǒng)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其中,讓故事兼具底蘊和活力。它印證了堅持自我風格而非盲目模仿,才是中國動畫持續(xù)破圈的關鍵所在。
——人民網評
1.“主場”與“客場”
(周珊珊—2025年08月26日)
“蘇超”火熱,“贛超”鵲起。賽場上,球迷、解說往往會反復提及“主場”這一概念。與“客場”相對應,“主場”比賽往往更易發(fā)揮優(yōu)勢——熟悉的場地、球迷的支持、熱烈的氛圍,構成了獨特的“氣場”加持。
跳出競技場,無論是個人成長的軌跡、地方發(fā)展的脈絡,還是時代前行的征程,都在演繹著“主場”的深層邏輯。
于個人而言,當找到“主場”的人生坐標。人生是投身“軌道”還是奔向“曠野”,都是尋找“主場”的扎根。立足本職,袁隆平一生為“禾下乘涼夢”奮斗,張桂梅托舉2000多名女孩改變了命運。聽從內心召喚,湖南女孩鐘芳蓉以高分報考“冷門”的考古專業(yè),畢業(yè)后成為敦煌守護者。人生“主場”是能讓優(yōu)勢發(fā)光的“心靈歸處”,與時代的需要同頻,與自己的熱愛同行。
于地方而言,當筑牢“主場”的發(fā)展根基。各地資源稟賦不同,各有自身的“主場優(yōu)勢”。但“主場優(yōu)勢”并非一成不變,一些地方曾經因煤而興、靠油而盛,后來卻面臨資源枯竭的困境。浙江義烏不僅保持“世界超市”的優(yōu)勢,還向全球數貿中心躍遷,正是因為持續(xù)上演換“衣”記。河南鄭州既非電影名城也無劇作傳統(tǒng),何以躋身“微短劇重鎮(zhèn)”?在于交通優(yōu)勢、文化底蘊與獨特生產模式的創(chuàng)新整合。這也啟示我們,“主場”的真正價值,從來不是守著家底“吃老本”,而是把準時代脈搏,在大局中精準定位,在轉型升級中創(chuàng)造新優(yōu)勢。
體育賽場上,若球員消極懈怠,再熟悉的主場,也會爆冷出局;若球員熱血拼搏,再陌生的客場,也有可能逆風翻盤。于賽事主客場感悟勝負規(guī)律,能幫助我們更好思考:如何將“主場優(yōu)勢”化為發(fā)展勝勢?
主動作為是連橋。再優(yōu)越的主場,若缺乏主觀能動性,也只會“抱著水缸喊渴”。《黑神話:悟空》制作人馮驥選擇浙江杭州,看中的不僅有互聯(lián)網氛圍和高校資源,更是這里“可以靜下心來做事情”。杭州有“主場優(yōu)勢”,既得益于全省前瞻性布局“數字浙江”建設,又來自堅持“無事不擾、有求必應”的服務理念與積極行動。主場優(yōu)勢與主動作為相互成就,日積月累的便是勝券在握。
主人翁意識是柱石。“主”與“客”的分野,在于當仁不讓的責任感。前段時間,西藏墨脫目前唯一的女民警李倩的故事,在社交平臺刷屏。戍邊4年多來,她從新奇陌生到篤定堅守,說“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”,稱自己“不是墨脫的客人”。質樸的話語,道出了強烈的主人翁意識,也展現(xiàn)出普通人的堅定信念。在科學海洋里遨游,在人文高地上漫步,在鄉(xiāng)村全面振興中奉獻……祖國是每個人的主場,人人奮勇爭先、擔當作為,定能讓中國發(fā)展蒸蒸日上、中國故事愈發(fā)精彩。
主場不在別處,就在腳下;優(yōu)勢不在天賜,而在創(chuàng)造。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,人人都是主場選手。把個人奮斗的坐標嵌入國家發(fā)展的經緯,以“主場自覺”書寫奮斗答卷,便沒有翻不過的山、跨不過的坎。
2.魅力中國的軟實力
(李洪興—2025年08月13日)
暑期以來,入境游再升溫。有德國媒體關心,“為何中國成為德國游客首選目的地?”在他們看來,除了便利出入境的免簽政策,還有被稱作“魅力”的關鍵因素。
魅力,是吸引力,更是軟實力。近期,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發(fā)布報告顯示,過去一年,全球公眾對中國的正面評價持續(xù)攀升,中國形象在全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。
前不久,巴西記者莫妮絲·拉韋納來華探訪的歷程,留下中國魅力的注腳。在報道中,這位記者在北京看到了悠久的歷史;在井岡山看到了“紅色文化的象征”;在上??吹搅恕皩Ω呖萍及l(fā)展的無限想象”。
三座城市,三種印象,映照出中國發(fā)展的三個維度,即歷史的厚重、紅色的基因與現(xiàn)代的活力;也展現(xiàn)了中國發(fā)展的文化土壤,即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。發(fā)展實踐與文化基因的映襯,何嘗不是硬實力與軟實力的交融。
北京、井岡山與上海,不只是巴西記者看到的“單向度”,更是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、傳承與創(chuàng)新的“復合體”。由此,“酷中國”的形象更立體。
不僅很酷,而且有根。這個根,就是千年文脈。北京中軸線上,鐫刻都城營建的壯美秩序;京杭大運河上,流淌著古今滄桑;六尺巷里,承載著先人智慧、傳統(tǒng)美德……當考古熱、文博熱席卷而來,當國潮文創(chuàng)火爆出圈,當傳世名畫被搬上舞臺,“古老的”與“現(xiàn)代的”實現(xiàn)雙向奔赴。保護好歷史文化底蘊,創(chuàng)新好活化利用方式,讓歷史文化和現(xiàn)代生活融為一體,“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”,從歷史中走來,在發(fā)展中綻放,向著未來延展。
文化之根、發(fā)展之花,離不開紅色滋養(yǎng)。浙江嘉興,地域不大、資源有限,卻實力不俗、活力澎湃。不產羽絨,卻生產全國一半以上的羽絨服;不產皮革,卻是全國三大箱包生產基地之一;不產石油,卻成為世界化纖產業(yè)高地……嘉興何以“無中生有”?有人說得好,無的是資源,有的是奮斗的拼勁兒。這股勁兒就是從紅船精神中來,從敢為人先、百折不撓中來?!凹t船劈波行,精神聚人心”,敢首創(chuàng)、肯奮斗、愿奉獻,紅色熱土變成了發(fā)展沃土。
這樣的沃土,孕育著動力足、勢頭勁的確定性。面對外部沖擊,中國何以這么穩(wěn)?制造業(yè)持續(xù)升級,產品好、銷路廣;科研加速發(fā)力,擁有1509個人工智能大模型,占全球總量40%以上;宏觀調控有力,優(yōu)化出口退稅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(fā)展,為企業(yè)撐腰打氣……產業(yè)有支撐、創(chuàng)新有動能、政策有保障,中國日益成為引發(fā)文化共鳴的創(chuàng)新源泉。多家機構最近上調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,正是活力中國的寫照,更是看好中國的例證。
讀懂中國,必須讀懂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。向歷史深處探尋,夯實文明的根基;從紅色記憶中傳承,汲取前行的動力;在活躍實踐中創(chuàng)造,保持奮進的勢頭,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,不僅正為世界貢獻著“穩(wěn)定錨”,并且正如莫妮絲·拉韋納的感受,“以多極化為基礎塑造人類的未來”。
未來已來。面對發(fā)展前景,不由得想起一位外國企業(yè)家的感慨,“沒北京可不行”。繼續(xù)保持對自身文化的自信、對自身發(fā)展的篤定,“下一個中國,還是中國”。
3.維護和平 守護人民
(居東臺—2025年08月03日)
今年6月,貴州榕江遭受特大暴雨襲擊,縣城近80%城區(qū)被淹。汛情就是命令,時間就是生命。武警官兵們第一時間集結,第一時間出征,第一時間出現(xiàn)在最危險的地方……清淤、消殺、重建,十余天的奮戰(zhàn)圓滿完成各項任務。再湍急的洪流,也越不過人民子弟兵的鋼鐵防線。
“人民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,有信心、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、統(tǒng)一和領土完整,有信心、有能力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(zhàn)略支撐,有信心、有能力為世界和平與發(fā)展作出更大貢獻!”
在地動山搖的“絕望時分”:汶川大地震時,15名空降兵寫下簡短遺書,從4999米的高度“盲降”,開辟出一條“空中生命走廊”,讓外媒驚呼“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應對災難的能力像中國軍隊這樣出色”;日喀則地震中,駐藏部隊和武警官兵全力搜救、搶通道路、后勤保障、義診巡診,處處可以聽到“金珠瑪米亞古都(解放軍好)”。
在萬里之遙的“大國擔當”:2008年,中國海軍首次派出護航編隊赴亞丁灣、索馬里海域,連續(xù)航行、晝夜往返,為中外船舶護航;中國軍隊參加聯(lián)合國維和行動35年來,維和官兵5萬余人次赴2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完成排雷排爆、醫(yī)療救治、警戒護衛(wèi)、保護平民等任務。維護和平、守護人民,以實際行動彰顯大國擔當,中國軍隊言必行、行必果。
因為面對危險時逆行而上,沒有生而無畏,只有選擇勇敢,堅實的臂膀扛起所有人的希望;因為面向人民時全力以赴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沖鋒的身影,哪里就有不知疲倦的奔波;因為面朝威脅時鐵骨錚錚,召之即來、來之能戰(zhàn)、戰(zhàn)之必勝,一天不能忘戰(zhàn)、一刻不能懈怠。他們是聞令而動的急先鋒、舍生忘死的真斗士、維護和平的堅強柱石。
時代在發(fā)展,社會在進步。少了槍林彈雨,但依然有急難險重,必須要闖關奪隘。在奮進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的征途上,在世界進入新的動蕩期的不確定因素中,人民軍隊始終是國家和人民的堅強后盾,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(wěn)定的堅定力量。
“當百姓遇到困難,我沒袖手旁觀,越是有危險,我越會沖在前,當祖國一聲召喚,我像離弦的箭……”為國家繁榮保駕護航,為百姓安康全力以赴,為和平發(fā)展蓄勢待發(fā),人民軍隊時刻準備著。